一维数组排序算法实现:起泡法与选择法

需积分: 13 4 下载量 1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7 收藏 24KB DOC 举报
"实验六 一维数组,主要涉及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一维数组的定义、赋值、输入输出以及排序算法的应用,包括起泡排序和选择排序两种方法。" 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一维数组是基础且重要的数据结构之一。一维数组可以被视为一系列相同类型的元素集合,通过索引访问每个元素。本实验的目标是让学习者熟练掌握以下三个关键知识点: 1. **一维数组的定义与赋值**:在C语言中,一维数组的定义格式为 `类型 名称[大小]`,例如 `int a[10];` 定义了一个包含10个整数的数组。数组的赋值可以通过初始化或者后期赋值完成。例如,可以使用循环语句 `for` 给数组的每个元素赋值,如 `for(i = 0; i < N; i++) a[i] = value;`。 2. **字符数组的使用**:字符数组通常用于存储字符串,因为字符串在C语言中本质上就是零终止的字符数组。定义一个字符数组可以写成 `char str[20];`,然后可以使用 `strcpy()` 或 `gets()` 函数来输入或复制字符串。例如,`strcpy(str, "Hello, World!");`。 3. **数组相关的算法**:实验中提到了两种排序算法,它们是实现数组元素有序排列的基本方法。 - **起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通过重复遍历数组,比较相邻元素并交换位置,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交换。在最坏的情况下,起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每次遍历未排序部分找到最小(或最大)元素,然后将其与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交换。选择排序也是O(n^2)的时间复杂度,但它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比起泡排序更有效,因为它减少了不必要的交换次数。 实验内容包括了这两个排序算法的实现。起泡排序的代码展示了两个嵌套的 `for` 循环,外层循环控制遍历次数,内层循环用于相邻元素间的比较和交换。选择排序的代码则是通过一个额外的变量 `r` 记录当前未排序部分的最小值索引,然后在找到最小值后进行交换。 通过这个实验,学习者不仅可以理解一维数组的基本操作,还能实际应用排序算法,提升对数组操作的熟练度和编程能力。这为后续更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学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