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预处理关键步骤:清洗、集成与消减

需积分: 10 3 下载量 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3 收藏 1.33MB PDF 举报
数据挖掘预处理是数据挖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旨在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建模。在这个领域中,数据被看作是构成数据集的基本元素,由一组刻画对象基本特征的属性描述组成。这些属性描述了数据对象的性质或特性,如眼睛的颜色、温度、收入水平等,每个对象可以用一系列属性值来标识,如表格中提到的TidRefundMaritalStatus、TaxableIncome等。 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包括几个主要步骤: 1. **数据清洗**:这是消除数据集中的错误、不一致性和冗余的过程,例如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记录。例如,表格中的某些记录可能存在缺失值(如“Cheat”列),需要进行填充或删除。 2. **数据集成与转换**: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可能涉及到数据格式的统一,以及数据类型转换。比如,将ID号和年龄转换为一致的数值格式,确保数据间的可比性。 3. **数据消减**:通过特征选择或降维技术减少数据集的复杂性,去除无关或冗余特征,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效率和解释性。这可能涉及统计分析或机器学习方法。 4. **相似度和相异度**:计算属性之间的相似度或差异度,用于聚类分析或关联规则挖掘,帮助理解数据的内在结构和模式。 在数据预处理中,属性的值具有不同的性质。属性的类型决定了它们的处理方式: - **标称属性**:如眼睛颜色,提供不同的名称来区分对象,但没有数值上的顺序或运算意义。 - **序数属性**:如排名或成绩,可以进行排序,但没有明确的加法或乘法关系。 - **区间属性**:关注值之间的差,如温度,可用于比较大小。 - **比率属性**:关注值之间的比例,如绝对温度与长度,可以进行除法运算。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有效地进行数据预处理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数据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策略。数据预处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数据挖掘的结果质量,从而影响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进行数据挖掘项目时,务必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精心的数据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