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暖房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双极性PID算法应用
需积分: 12 5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1.88MB PDF 举报
"基于ARM的暖房温度控制设计采用了双极性PID控制算法,旨在精确管理暖房内的温度。该设计由南阳理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殷华文、赵英俊和聂晓光共同完成,主要研究了如何利用ARM控制器(以STM32F103芯片为例)实现对暖房温度的有效控制。"
本文首先介绍了温度控制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化工、空调和冷藏等领域。设计中,采用了STMicroelectronics的STM32F103微控制器,构建了一个包含温度感应、模拟量输入和双继电器输出的嵌入式系统,用于模拟暖房的温度控制。控制策略采用了双极性PID算法,以应对大惯性和大滞后特性的暖房环境。
双极性PID控制算法在此系统中的应用独具特色,其输出既可以是正极性(用于加热,例如电热炉)也可以是负极性(用于冷却,例如风扇)。为了提高控制精度,算法中包含了位置型PID运算,如梯形积分、积分分离、微分延迟和输出限幅等技术。同时,输入和输出信号都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便于分析P、I、D各部分的运算效果,并辅助进行参数整定。
在实际运行中,该系统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性能。当设定值发生正向阶跃变化时,超调量较小,稳态误差保持在±0.2℃范围内;而反向阶跃时,系统能有效避免超调,稳态误差仅为±0.1℃。这表明该双极性PID算法能有效地适应暖房温度的变化,并保持较高的控制精度。
系统设计中,温度传感器PT100用于实时监测温度,ARM控制器通过定时器中断收集数据,然后双极性PID算法计算出电热炉和风扇的控制指令。电热炉和风扇的控制通过调整在一个周期内的工作时间(占空比)来调节加热和冷却强度。此外,系统还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现了远程监控和参数调整的可能性。
该设计提供了一种基于ARM的高效暖房温度控制系统,利用双极性PID算法解决了大滞后、大惯性系统的控制问题,保证了暖房温度的精确稳定,对于农业温室、实验室环境以及其他需要精细温度控制的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1-09-29 上传
2024-03-23 上传
2021-08-20 上传
2021-09-14 上传
2021-09-11 上传
2021-09-15 上传
2021-08-26 上传
2021-09-11 上传
weixin_38560107
- 粉丝: 1
- 资源: 936
最新资源
- neo4j-community-4.x-unix.tar.gz and neo4j-community-4.x-windows.zip
- django-user-test
- functoria-lua:用很多函子来构建Lua解释器
- Umpyre
- 阿登脚印
- 高斯白噪声matlab代码-DIPCA-EIV:此回购包含了动态迭代PCA的实现,该PCA提议用于识别输入和输出测量值被高斯白噪声破坏的系统
- SpringBoot+Dubbo+MyBatis代码生成器
- fqerpcur.zip_MATLAB聚类GUI
- pg_partman:PostgreSQL分区管理扩展
- 下一店
- Umbles
- 图像处理:用于D2L图像处理的基于聚合物的Web组件
- queryoptions-mongo:Go软件包,可帮助构建基于queryoptions的MongoDB驱动程序查询和选项
- Redis-MQ:基于Redis的快速,简洁,轻量级的注解式mq,可以与任何IOC框架无缝衔接
- 答题卡检测程序/霍夫变换
- FANUC二次开发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