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与2/3G互操作方案及测试分析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1 收藏 3.27MB PDF 举报
"TD-LTE与2/3G互操作方案研究" 本文档主要探讨了TD-LTE系统与2G/3G系统之间的互操作策略,旨在确保数据业务的连续性和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尽量减少网络改造的成本。随着技术的发展,终端形态经历了从数据类设备(如数据卡、MIFI和平板电脑)到多模单待(如CSFB手机)再到双待手机的演变,互操作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互操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导入期、优化期和普及期。导入期侧重于数据业务,优化期引入语音业务,而普及期则面临多业务规模发展的挑战。互操作的目标是在最小化网络改动和产业支持成本的前提下,满足用户业务连续性和高速率需求。 互操作方案主要有三种:简单互操作、无互操作和深度互操作。简单互操作包括双向重选,需要BSC/RNC及SGSN的软件升级,并可能涉及网络优化,但可能导致业务中断。无互操作对网络无特殊要求,但终端需有额外定制,支持脱网重搜。深度互操作涉及到双向切换,虽然中断时间较短,但需要端到端产业支持和较大的网络优化工作量。 在数据业务互操作技术方案中,根据互操作功能的支持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应用场景。双向重选和双向切换是其中的关键技术,它们在保证业务连续性的同时,也对网络性能和终端能力提出要求。例如,双向切换可能导致短暂的业务中断,而双向重选则可能使用户在重选过程中经历较长时间的无服务状态。 测试结果显示,不同互操作策略对业务中断时间和网络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例如,无互操作策略在LTE业务中断后,用户可能需要等待10~20秒才能在2/3G网络恢复服务,而深度互操作则可实现更快的重选返回,但对网络优化和产业支持要求较高。 TD-LTE与2/3G系统的互操作方案设计和实施是一个综合考虑网络改造成本、产业成熟度、用户体验和业务连续性的复杂过程。在实际部署中,应根据网络现状、终端能力以及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互操作策略,以实现高效、平稳的系统间切换,保障用户的服务质量和网络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