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ISCSI磁盘挂载教程:命令行操作与配置

需积分: 5 4 下载量 1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200KB DOCX 举报
在Linux系统下,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磁盘挂载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扩展平台服务器与存储服务器之间的存储容量。本文主要围绕CentOS 6.5 X86_64操作系统展开,介绍如何通过命令行工具`iscsiadm`进行iSCSI磁盘挂载操作。 首先,确保Linux系统上已经安装了iSCSI挂载工具`iscsiadm`。如果该工具不存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安装:访问RPMfind.net下载对应版本的`iscsi-initiator-utils`安装包,如`iscsi-initiator-utils-6.2.0.873-26.el6.x86_64.rpm`,然后在服务器上使用`rpm -ivh`命令进行安装。 在实际操作前,需要确认存储设备上的iSCSI共享(即LUN,Logical Unit Number)是否可用。通常,存储设备管理员会根据厂商规范设置共享,例如,存储IP地址为172.25.3.120,使用3260端口作为挂载端口。为了兼容性考虑,建议每个target只挂载一个LUN,且对LUN进行权限管理,如testlun1配置CHAP认证(使用用户名admin和密码888888888888),而testlun2则限制只能由特定的发起器(如主机名以iqn.1996-05开头)访问。 挂载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 发现目标:通过命令`iscsiadm -m discovery -t tgt -p 172.25.3.120:3260`来搜索iSCSI目标,这将返回一系列目标信息,包括iqn(iSCSI Qualified Name)标识符,如iqn.2014-07.com*,这些iqn代表了目标中可供挂载的LUN。 2. 检查目标中的LUN:发现目标后,可能会发现某些LUN由于权限设置未显示出来,如testlun2仅限于特定的发起器。需要确认发起器的名称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则需要调整存储设备上的LUN权限设置。 3. 挂载LUN:找到目标中的LUN后,使用`iscsiadm -m session -o new -T <target IQN>`创建新的iSCSI会话,接着使用`iscsiadm -m node -T <session ID> -p <portal IP>:<port> -l <LUN number>`命令将LUN挂载到Linux系统。 4. 配置挂载点:挂载完成后,可以通过`mkdir /mnt/iscsi`等创建一个新的目录,然后使用`mount -t iscsi <IP>:<portal>/<LUN> /mnt/iscsi`命令将LUN挂载到这个目录下,以便于在Linux系统中访问。 5. 安全性和性能优化:确保在挂载后,使用`chown`和`chmod`设置合适的文件所有权和权限,同时监控和优化网络连接性能,如设置适当的缓冲区大小和重试策略。 总结,Linux下的iSCSI磁盘挂载是一个涉及硬件和软件交互的过程,需要了解存储设备的配置、发起器的设置以及正确使用`iscsiadm`工具进行操作。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平台服务器与存储服务器之间的高效数据传输和存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