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技术解析:FF-H1通信模型与主流协议

需积分: 46 13 下载量 19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6.14MB PPT 举报
"FF总线的通信模型-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的几种典型协议" 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自动化通信解决方案,它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全数字、串行双向通信方式,使得现场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等能够直接与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更高效、灵活的自动化控制。现场总线系统的特点包括开放性、互操作性、功能自治性、高度分散性和环境适应性。 开放性确保了不同制造商的设备能够在同一网络中无缝协作,而互操作性则允许来自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互相识别和通信。功能自治性意味着现场设备具备自我诊断和计算能力,不再完全依赖中央控制器。高度分散性意味着控制系统分布在整个生产线上,每个节点都能独立完成一部分控制任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环境适应性则是指现场总线可以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条件,如防爆、两线制供电等。 现场总线标准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多个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其中最核心的是IEC61158,它涵盖了多种现场总线规范。例如,Type 2对应ControlNet,Type 3对应Profibus,Type 5对应FF-HSE(Foundation Fieldbus High Speed Ethernet),这些标准的设立旨在确保不同总线间的兼容性和互换性。尽管标准化工作起初遇到诸多争议,但最终还是定义了多种类型的现场总线,如Profinet、WorldFIP和Interbus等。 FF总线是现场总线家族中的一员,其通信模型分为多个层次。FF-H1是FF总线的一个变体,它包括用户层、现场总线报文规范子层(FMS)、现场总线访问子层(FAS)、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用户层是应用程序的接口,FMS处理报文格式和通信规则,FAS负责访问控制,数据链路层通过链接接入服务(LAS)管理总线访问,而物理层则定义了实际的物理连接和传输特性,遵循IEC61158-2标准。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进程,使得企业能够实现更高级别的综合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通过现场总线,不仅可以降低布线成本,还能提高系统灵活性,简化维护工作,增强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效率。因此,理解并掌握现场总线通信模型和相关协议对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