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标准:基础与实践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56KB DOC 举报
"《Python程序设计》是一门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教授Python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软件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内容涵盖Python语言的核心概念,包括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类、文件操作和异常处理。同时,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标准详细阐述了课程的定位、设计思路和目标。课程定位为软件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4个学分、64个计划学时的教学时长,确保学生能全面掌握Python编程基础。 设计思路上,课程紧跟时代趋势,考虑到Python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领域的广泛应用。课程通过实例驱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Python语言,遇到难题时鼓励他们持续学习,逐渐深化理解。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导向,结合理论与实践,促进学生在做中学,提升其软件编程技能。 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使学生理解Python的编程范式,如命令式和函数式编程,熟练使用Python的各种数据类型和操作,如列表推导式、切片等,并能灵活运用控制结构、函数和类进行程序设计。此外,还要求学生熟悉文件操作、异常处理和面向对象编程,培养代码优化和安全编程的意识。 具体目标包括对Python运算符、内置函数、基本数据类型的熟练运用,以及对分支、循环结构的掌握。学生应能熟练设计和使用函数,创建和使用类,掌握字符串操作,适当接触正则表达式,以及了解文件操作(包括文本和二进制文件)。同时,课程还强调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调试技巧,增强其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将获得Python编程的技术基础,还将发展出重要的软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需求。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为高校的Python程序设计教育提供一套完整、实用的教学框架,确保学生能从这门课程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