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事务管理详解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9 收藏 721KB PPT 举报
"数据库系统及其概论的第十五章主要探讨了事务管理,涉及事务的基本概念、并发控制问题与目标,以及事务的各种属性和实现机制。本章关注的重点包括事务的原子性、持久性、可串行化、可恢复性、隔离性的实现,以及如何判断事务的可串行化顺序。"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是核心概念之一,它代表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事务通常由一系列数据库操作组成,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撤销,确保了数据处理的完整性。例如,在银行转账操作中,从一个账户转账到另一个账户的过程就是一个事务,包括读取账户余额、修改余额并写回数据库等步骤。 SQL语言中,事务的开始用`Begintransaction`,正常结束用`Commit work`,非正常结束则使用`Rollback work`来撤消事务中的所有操作。事务的四个特性,即ACID特性,包括: 1. **原子性(Atomicity)**:保证事务中的所有操作作为一个整体执行,如果其中任何一步失败,整个事务都将被回滚,以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应保持一致的状态。这意味着,用户必须确保事务执行的结果符合业务规则,比如转账后的账户总额不变。 3. **隔离性(Isolation)**:确保一个事务在执行时不受其他并发事务的影响。通过并发控制机制,如锁、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等,来实现事务间的隔离。 4.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提交,其结果将是永久的,即使系统出现故障,也能通过日志等恢复机制保证事务的执行结果。 并发控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它的目标是解决多个事务同时执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等。为了实现事务的可串行化,即让并发执行的事务看起来像是按某种顺序依次执行,数据库系统采用了多种策略,如两阶段提交、多阶段提交、时间戳排序等。此外,无级联恢复机制确保了在系统故障后,通过回滚和重试未完成的事务,能够恢复到一致性状态。 事务的可串行化判定是确定一组并发事务是否能以某种顺序执行,而不会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事务日志分析和并发调度的比较。 事务管理是数据库系统保证数据正确性和系统稳定性的基石。通过理解并有效地实现事务的ACID特性、并发控制和恢复机制,可以确保数据库在高并发环境下依然能够提供可靠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