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型煤柱区域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电磁辐射与微震监测结合防治措施

PDF格式 | 661KB | 更新于2024-09-03 | 72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Z”型叠加煤柱区域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主要涉及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冲击地压的预防与控制。在煤矿开采中,煤柱的设立是为了支撑上方岩层,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应力集中。尤其是“Z”型叠加煤柱区域,这种特殊的煤柱布局会加剧应力叠加效应,对本煤层和相邻煤层的开采带来严重挑战,可能会引发冲击地压事件。 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煤岩体内部应力的突然释放而产生的剧烈动力现象,通常伴随着岩石的瞬间破裂和位移。在常村煤矿,由于开采深度大、上覆砾岩层厚,加之历史开采形成的“Z”型煤柱,使得该区域的工作面面临着较高的冲击地压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这种现象,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技术和方法。首先,通过对电磁辐射和微震监测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提前预警冲击地压的可能性,为安全决策提供依据。其次,实施煤层注水和钻孔卸压等主动防控措施,能够降低煤层的弹性能量,减少应力集中,从而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概率。 煤层注水是一种常见的减压方法,通过注入水使煤体膨胀,以缓解煤层内的应力状态。钻孔卸压则是通过钻孔释放煤体内的应力,防止能量积累到足以引发冲击地压的程度。这些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使得常村煤矿的“Z”型叠加煤柱区域工作面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回采,不仅保障了矿工的生命安全,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对于类似的深部开采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进一步优化煤柱设计、提升监测预警系统的精度以及探索新的防治技术,以应对更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开采环境。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冲击地压问题,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高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