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模型解析:数据库系统概论中的关系数据结构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648KB PPT 举报
"这篇内容是关于关系数据库的介绍,出自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数据库系统概论》,由E.F.科德提出的概念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关系操作、关系的完整性、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讨论了关系、关系模式和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域、笛卡尔积和关系,并提到了数据库设计中的第一、第二、第三范式以及BCNF范式。" 在关系数据库领域,"关系间的引用"指的是不同数据表之间通过共同的字段建立关联。例如,给定的描述中提到的学生、课程和选修三个表,它们之间的关联体现在选修表中,选修表包含了学号和课程号这两个引用字段,分别关联到学生表和课程表,形成多对多的关系。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也可以被多个学生选修。 关系模型是数据库理论的基础,它将数据组织成二维表格的形式,即关系。关系可以看作是由若干元组组成的集合,每个元组由若干个属性组成,属性的取值来自特定的域。例如,学生表的属性可能包括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和年龄,这些属性的取值类型各不相同,如学号属于整数域,性别属于预定义的字符串集合{'男', '女'}。 关系模式则定义了关系的结构,包括属性名、属性的数据类型以及属性间的约束。在上述例子中,学生表的关系模式可能是(学号 INT,姓名 VARCHAR,性别 CHAR(1),专业号 INT,年龄 INT)。关系数据库是由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其中各个表可以通过共享字段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数据库结构。 关系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更新和查询等,这些操作都是基于集合操作进行的。关系的完整性规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例如实体完整性要求主键字段的值不能为空,参照完整性规定外键的值必须存在于被引用的表的主键中,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则涵盖了其他特定业务规则。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是两种用于表达和执行SQL查询的抽象语言。关系代数是一种操作集合的代数,包括选择、投影、并集、差集、笛卡尔积等操作。关系演算是基于逻辑表达式的,例如谓词演算,它使用逻辑表达式来描述查询。 总结来说,"关系间的引用"涉及到数据库设计的核心概念,包括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完整性约束以及查询语言,这些都是构建和操作关系数据库不可或缺的部分。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设计和维护高效、稳定、符合业务需求的数据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