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实现动态分区存储管理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0 68 下载量 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8 2 收藏 217KB DOCX 举报
“动态分区存储管理”实验旨在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动态分区分配的多种算法,包括首次适应、最佳适应和最坏适应,以及分区回收和合并的过程。实验要求使用高级语言模拟实现这些功能,并通过用户输入来操作内存分配与回收。 在动态分区存储管理中,内存被划分为多个大小不等的分区,这些分区可以动态地分配给不同大小的进程。以下是关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 **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当一个进程请求内存时,系统会从空闲分区列表的开始位置遍历,找到第一个满足请求大小的空闲分区并分配。 - **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同样遍历空闲分区列表,但选择最小的能满足请求的空闲分区,目的是尽量避免大块空闲分区被切割成小块。 - **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与最佳适应相反,它选择最大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目的是减少小碎片的产生。 2. **分区初始化**:实验开始时,用户可以输入一个初始分区大小,系统将创建一个起始于0地址的单一空闲分区,大小为用户输入值。 3. **分区的动态分配**:用户输入作业号和作业大小后,系统会根据选择的分配算法找到合适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并更新空闲区表。 4. **分区回收**:当用户输入作业号回收分区时,系统会查找并释放对应的分区。如果相邻的空闲分区可以合并,系统应实现这一功能。同时,对于不存在的作业号,系统需要返回错误提示。 5. **分区显示**:任何时候,用户都可以查看当前内存状态,包括起始地址、大小、空闲或占用的分区信息。 以下是一段简化的源代码示例,展示了动态分区管理的部分结构和函数声明: ```cpp #include<iostream.h> #include<iomanip.h> // 全局变量 float minsize = 5; // 最小分区大小 int count1 = 0; // 已分配分区计数 int count2 = 0; // 空闲分区计数 #define M 10 // 空闲区表最大容量 #define N 10 // 作业最大数量 // 已分配表定义 struct UsedTable { float address; // 分区起始地址 float length; // 分区长度 int flag; // 表示是否已分配,0表示未分配 }; // 空闲区表定义 struct FreeTable { float address; // 空闲区起始地址 float length; // 空闲区长度 int flag; // 表示是否为空,0表示空,1表示未分配 }; // 函数声明 void initialize(); // 初始化两个表 int distribute(int, float); // 分配内存 int recycle(int); // 回收内存 void show(); // 显示当前内存状态 // 初始化两个表 void initialize() { int a; for (a = 0; a <= N - 1; a++) used_table[a].flag = 0; // 已分配表所有项设为未分配 free_table[0].address = 1000; free_table[0].length = 10000; // 示例初始空闲分区 free_table[0].flag = 1; // 标记为未分配 } ``` 这个实验有助于理解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际编程加深对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的理解,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内存空间以减少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