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列车停站优化:均衡性与可达性的结合

需积分: 16 3 下载量 1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1 收藏 859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研究了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的优化问题,旨在平衡速度优势和旅客出行便利性。研究者构建了一个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模型,考虑了停站数量的均衡性和区间可达性。他们设计了一种自适应遗传退火算法来求解该问题,这种算法结合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法的优点,能有效寻找高质量解。通过2015年京沪高速铁路的实际数据验证,优化后的停站方案显示出更好的均衡性和可达性,停9站和停10站的列车占比显著增加,可达性提升约2.32%。"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的优化,这在铁路运输领域是一个关键问题。高速铁路以其高效快速的特性受到广泛应用,但如何合理安排列车停站,既能充分利用其速度优势,又能满足乘客出行需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研究者从两个核心指标出发,即均衡性和可达性,来构建优化模型。 均衡性指的是列车停站次数的分布应尽可能均匀,避免某些车站频繁停靠而其他车站却很少停靠的情况,这样可以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而可达性则关注乘客从起点到终点能便捷地到达任意一站,这对于扩大高速铁路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模型,这种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如最小化停站次数、最大化区间覆盖等。接着,他们设计了一种创新的自适应遗传退火算法,这种算法结合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模拟退火法的局部搜索能力。自适应遗传算法可以指导全局优化方向,而模拟退火的Metropolis邻域搜索策略则能增强算法在局部搜索时的表现,使得算法能够更快地找到优质的停站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使用了2015年京沪高速铁路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停站方案明显提升了均衡性和可达性。停9站和停10站的列车数量大幅增加,占到了开行列车总数的71.8%,这意味着停站分布更加集中,更利于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同时,可达性的提升约2.32%,意味着乘客可以更方便地到达目的地或中途站点,进一步改善了乘客体验。 此研究对于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和旅客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为未来高速铁路停站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和参考依据。同时,它也展示了优化算法在解决实际交通问题中的应用潜力,对提升高速铁路的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