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BP神经网络在沉积微相自动识别中的应用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2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86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01年由许少华、陈可为、梁久祯和郑生民发表在《大庆石油学院学报》上的,主题涉及自然科学领域,主要探讨了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技术。文章介绍了如何将神经网络与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用于沉积微相的自动化识别,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正文: 在石油地质学中,沉积微相的识别对于理解地层构造、储层特性以及油气分布至关重要。传统的沉积微相识别主要依赖人工,这种方法耗时且受个人经验影响较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开始探索利用计算机辅助或自动化的识别方法。这篇论文提出的解决方案正是针对这一需求,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算法。 首先,论文中提到的方法将数字化测井曲线和地层参数进行预处理,转换成二值点阵图像模式。这种转换有利于提取和编码数据中的关键特征,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点阵数据的编码和压缩有助于简化复杂的数据结构,便于神经网络处理。 接着,研究者运用了超线性BP(Backpropagation)算法与遗传算法的结合。BP算法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网络训练方法,能通过反向传播优化权重,但其可能陷入局部最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引入了遗传算法,这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的全局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地搜索更广阔的解空间,为BP算法提供更好的初始权重设置。随后,超线性BP算法在遗传算法提供的初始条件基础上,进行精确学习,从而获得稳定的神经网络模型。 遗传-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势在于其快速的学习收敛速度和强大的记忆与泛化能力。这意味着它不仅能从训练数据中快速学习,还能在未见过的新数据上表现良好,这对于处理现场大量测井资料的沉积微相识别问题尤为适用。 论文中指出,尽管已经有许多方法被提出,如相关系数法、动态波形匹配法等,但它们在应对沉积微相识别的复杂性和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参数提取的挑战时,往往效果不佳。相比之下,遗传-BP神经网络模型能更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有望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突破。 这项研究为沉积微相的自动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了神经网络的智能学习能力和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优势,有望推动沉积微相识别技术的进步,并对油田生产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