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作业队列详解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1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1.18MB PPT 举报
"这篇教程主要介绍了Oracle数据库中的作业队列以及数据库管理员(DBA)的基本职责和Oracle的体系结构。" 在Oracle数据库中,作业队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允许用户设置周期性的任务,以便数据库系统在特定时间自动执行。在Oracle 8版本中,这种功能依赖于SNP(Scheduler)后台进程来实现。SNP进程的作用是定期唤醒作业队列中的作业,并执行这些预定义的任务,这在自动化维护、数据备份或者定时运行脚本等场景中非常有用。 作业队列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库管理的效率,避免了手动触发这些任务的需要。作业可以被配置为在特定时间、每天、每周或每月执行,甚至可以根据数据库活动或其他条件来触发。此外,Oracle的Scheduler还提供了高级特性,如作业链、资源管理和其他调度选项,使得作业调度更加灵活和可控。 数据库管理员(DBA)是数据库系统的守护者,他们的职责广泛且重要。DBA需要了解Oracle数据库的整个体系结构,包括物理结构、逻辑结构以及各个组件的工作原理。他们负责数据库管理系统安装、升级、日常维护,以及性能监控。DBA需要管理数据库用户,分配权限,管理存储空间,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此外,他们还需要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备份和恢复工作,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或数据丢失情况。 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物理结构和内存结构。物理结构主要包括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控制文件和参数文件。数据文件存储数据库的数据,每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数据库,且大小不可更改。日志文件记录所有对数据库的修改,用于数据恢复,通常至少有两个日志文件组以保证冗余和连续性。控制文件则是记录数据库状态和配置信息的关键文件,而参数文件则包含了数据库运行的配置参数。 在内存结构方面,系统全局区(System Global Area, SGA)是所有Oracle进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其中包含了共享池、数据缓冲区、日志缓冲区等重要组件。进程方面,有用户进程、服务器进程和后台进程,如DBWR(数据库写入进程)负责将数据缓冲区的内容写入数据文件,ARCH(归档进程)处理日志切换后的归档,CKPT(检查点进程)协调数据库检查点操作,PMON(进程监视器)监控和清理失败的进程,LCKn(锁定进程)处理并发控制,RECO(恢复进程)处理分布式事务,SMON(系统监视进程)则负责数据库的自动恢复和空间管理。 Oracle的作业队列和DBA的角色对于数据库的高效运作至关重要,而Oracle的体系结构设计则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服务的稳定性。理解这些核心概念对于有效地管理和优化Oracle数据库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