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变化描述:一种三维模型检索的新方法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8 收藏 1.52M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探讨了在三维模型检索中如何有效地提取形状特征,提出了形状变化描述符(Self-Difference Shape Descriptor, SDSD)的方法。通过选取一组等间距的平行平面切割三维模型,获取模型的切片集合,然后计算相邻切片之间的差异来描述形状变化。这些差异组合起来可以反映整个三维模型的形状变化,从而构成模型的形状特征描述符。这种方法不受模型的旋转、平移影响,不依赖于点云分布,并且减少了模型三角面片对算法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SDSD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该研究由朱新懿和耿国华完成,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西北大学的资助。"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三维模型检索中的关键问题——形状特征的提取。传统的形状描述符往往依赖于特定的几何属性或表面细节,这在处理三维模型时可能会受到模型姿态变化、点云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形状变化描述符(SDSD)的概念。 SDSD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三维模型自身的形状变化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选择一组等间距且相互平行的切割平面,将三维模型切割成多个切片,形成切片集合。这个过程类似于医学影像中的断层扫描,但在这里是针对三维几何模型进行操作。 2. 其次,定义相邻切片之间的差值,即形状变化量。通过计算连续切片之间形状的差异,可以捕获模型的局部和全局形状特征。 3. 接着,通过整合所有相邻切片的差异,可以全面反映三维模型的整体形状变化情况。这种描述符对模型的旋转和平移不敏感,因为它关注的是形状的变化而非绝对位置。 4. 最后,SDSD方法对模型的点云分布不均匀以及三角面片的数量敏感度较低,这意味着它在处理不同质量和复杂度的模型时都能保持稳定的表现。 实验部分,作者对比了SDSD与其他常见形状描述符的性能,证明了其在三维模型检索任务上的有效性。这表明,SDSD可以作为一个可靠的工具,用于支持更精确的三维模型搜索和匹配。 此外,该研究还提及了资助该项目的基金来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西北大学的科研基金,以及作者的简介,展示了研究团队的背景和研究方向。朱新懿和耿国华在计算机可视化和智能数据处理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他们的工作为三维模型检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的设置——“三维模型检索”、“形状描述符”、“形状特征”,强调了该研究的重点。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志码则反映了论文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分类和学术价值。最后的doi信息是该论文的数字对象标识符,便于后续引用和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