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64架构下软件数据预取优化技术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11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04年发表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的一篇关于IA-64架构下软件数据预取优化的研究,由李文龙、林隽民和汤志忠共同撰写。研究指出,虽然软件数据预取是用于隐藏存储延迟的有效方法,但在IA-64这种支持软件数据预取和软件流水的EPIC体系结构中,预取操作可能引入额外开销,反而降低程序性能。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通过利用旋转寄存器的特性来合并同类预取操作,以降低开销。该算法在ORC开放研究编译器中实现,并对SPEC CFP2000基准程序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算法能减少冗余数据操作,提升编译器性能。" 文章深入探讨了软件数据预取这一技术,它主要目的是通过提前加载未来可能需要的数据来掩盖内存访问的延迟,从而提高处理器效率。IA-64架构,基于EPIC(显式并行指令计算)设计理念,旨在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实现指令级别的并行性。然而,软件数据预取并非总是有益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特别是在软件流水线中。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即利用旋转寄存器的特性来优化数据预取过程。旋转寄存器是一种特殊的寄存器,其内容可以在每次时钟周期内自动循环,这使得它们在处理连续的数据流时特别有用。通过合并具有相同类型的预取操作,可以减少对内存系统的访问次数,从而减少预取带来的开销。 在ORC编译器中实现这个算法后,作者对一组广泛使用的SPEC CFP2000基准程序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成功地减少了冗余数据操作的数量,这对于提高整体系统性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和计算密集型任务时。 这篇论文不仅揭示了软件数据预取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存在的问题,还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对于IA-64架构下的系统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这项工作也展示了如何通过创新方法改善编译器性能,对于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者以及软件开发者来说,都是一个有价值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