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层次聚类详解:过程、步骤与优缺点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9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66KB DOCX 举报
凝聚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聚类方法,它在数据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算法主要通过自底向上的过程,将数据点逐步合并形成更大、更紧密的簇,直至所有数据点归于一类或达到预设的终止条件。其核心步骤包括: 1. 初始阶段:将每个数据点视为独立的簇。 2. 合并过程:计算各个簇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如欧几里得距离或余弦相似度),选择最相似的两个簇进行合并。这个过程可能采用不同的距离度量方式,如单链(合并最近的点)、全链(合并最远的点)、组平均(合并簇的平均距离)或簇的相似度。 3. 终止条件:当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比如合并后剩余的簇数量只占总簇数的10%时,停止合并。这有助于避免过度聚集,使结果更具可解释性。 凝聚层次聚类的优点显著: - 灵活性:不需要预先设定聚类数目,能够自动发现数据的内在结构。 - 直观性:能显示类别的层次关系,有助于理解数据分布。 - 易定义:距离或相似度的计算相对直观,适用范围广泛。 然而,该算法也存在局限性: - 计算成本:随着数据规模增大,计算复杂度较高,可能导致效率问题。 - 对异常值敏感:异常值(奇异值)的存在可能严重影响聚类结果。 - 形状依赖:算法倾向于形成链状结构,如果数据呈非球形分布,可能会导致不理想的聚类效果。 凝聚层次聚类算法适用于对数据结构有深入了解,且不介意计算开销较大的场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数据特性和需求权衡其优缺点,并可能结合其他算法(如k-means)进行互补。理解并掌握凝聚层次聚类的细节对于数据分析者来说是一项必备技能,它在挖掘潜在模式和理解数据分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