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帧中继:思科CCNA教程第十章精华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1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9 收藏 90K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思科CCNA的中文教程,专注于讲解第十章帧中继技术。内容包括如何使用点对点子接口配置帧中继,特别是如何为每个PVC(永久虚电路)配置特定的子接口。" 帧中继是一种广域网(WAN)数据通信协议,它在传统电路交换网络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传输数据包。这种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非常流行,因为它允许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共享物理链路提供多个逻辑连接,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在配置帧中继时,通常会使用点对点子接口的方式,以便为每个PVC分配独立的逻辑接口。这样可以实现更好的管理和网络隔离。以下是如何配置点对点子接口的步骤: 1.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路由器上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启动配置过程。 2. 配置串行接口:使用`interface Serial0`命令选择要配置的物理接口。这里的`Serial0`可能是路由器上的一个外部接口,用于连接帧中继网络。 3. 设置接口描述:使用`description`命令为接口添加描述,便于识别,如`description Frame-Relay host circuit`。 4. 关闭IP地址:由于帧中继不直接使用IP地址进行寻址,因此使用`no ip address`命令取消接口的IP地址配置。 5. 配置封装类型:使用`encapsulation frame-relay`命令指定接口的封装类型为帧中继。 6. 创建子接口:使用`interface Serial0.1 point-to-point`创建第一个子接口,其中`.1`是子接口编号,`point-to-point`表示一对一连接。 7. 子接口描述:用`description`命令为子接口添加描述,例如`description PVC to first branch - DLCI 101`。 8. 配置子接口IP地址:使用`ip address`命令为子接口分配IP地址,这里使用`192.168.1.5 255.255.255.252`,表明这是一个C类网络的子网,与另一个设备形成点对点连接。 9. 配置DLCI(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使用`frame-relay interface-dlci`命令将DLCI与子接口关联,如`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101`,DLCI是帧中继网络中的逻辑通道标识。 10. 重复以上步骤为其他PVC配置额外的子接口,例如`interface Serial0.2`和DLCI 102。 11. 结束配置:输入`exit`命令退出子接口配置,然后再次使用`exit`退出全局配置模式。 在边缘设备(如分支路由器)上,也需要类似的过程来配置对应的子接口,以便与中央节点建立连接。配置完成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帧中继网络进行,每个PVC对应一个独立的子接口和DLCI,实现了数据的有效传输和管理。这对于网络工程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特别是在构建和维护企业级网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