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实用设计模式:桥接模式在发送提示消息中的应用

1 下载量 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5 收藏 250KB PDF 举报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旨在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解耦,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变化。这种模式特别适用于当系统中存在一种类型的对象依赖于其具体实现,而这种依赖关系在运行时可能需要改变的情况。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发送提示消息的场景来阐述桥接模式的应用。 场景问题: 1.1 发送提示消息 在实际的业务中,例如招聘系统,当用户获得新工作时,需要发送不同类型的提示消息,如普通、加急或特急。这些消息类型有不同的业务逻辑:普通消息可能仅需发送通知,而加急和特急消息则可能涉及额外的操作,如紧急标记和催促记录。同时,发送消息的手段多样,包括系统内短消息、手机短消息和电子邮件。 非模式解决方案: 为简化起见,首先只实现普通消息的发送,通过接口`Message`定义发送方法,如`send(String message, String toUser)`。然后,创建两个实现类`CommonMessageSMS`(用于系统内短消息)和`EmailMessage`(用于电子邮件),每个类都实现`Message`接口。 代码示例: - `Message`接口: ```java public interface Message { void send(String message, String toUser); } ``` - 实现类`CommonMessageSMS`: ```java public class CommonMessageSMS implements Message { // 实现发送站内短消息的方法 public void send(String message, String toUser) { // 省略实际发送逻辑 } } ``` - 实现类`EmailMessage`: ```java public class EmailMessage implements Message { // 实现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 public void send(String message, String toUser) { // 省略实际发送逻辑 } ```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外部代码只需关心`Message`接口,而不必关心具体是通过哪种方式发送。当需要添加其他消息类型或发送方式时,只需添加新的实现类即可,无需修改调用代码,保持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总结: 桥接模式通过引入一个抽象的桥接结构,实现了业务逻辑与具体实现的解耦。它有助于降低系统的耦合度,提高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尤其在系统中涉及多种类型和实现需求频繁变动时,体现出其强大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