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学习:波特率计算与串行通信方式解析

需积分: 49 155 下载量 15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4.14MB PPT 举报
"波特率的计算-郭天祥《十天学会单片机》_完整版" 在单片机通信中,波特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即每秒传输的位数(bits per second, bps)。在郭天祥的《十天学会单片机》中,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计算不同工作方式下的单片机串行口波特率。 在51系列单片机中,串行口有四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和方式3。这些方式对波特率的设定和计算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定时器T1的工作状态和系统时钟频率fosc。以下是这四种方式的波特率计算公式: 1. 方式0的波特率计算: 方式0的波特率固定,不受T1的影响,计算公式为:波特率 = fosc / 12。这里的fosc是系统时钟频率,即单片机的主频,单位通常为MHz。 2. 方式2的波特率计算: 方式2的波特率同样固定,但会受到SMOD(串行口模式选择位)的影响。当SMOD=0时,波特率 = (1/64) * fosc;当SMOD=1时,波特率 = (2/64) * fosc,即波特率 = (2SMOD/64) * fosc。 3. 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计算: 这两种方式的波特率是可变的,依赖于定时器T1的溢出率。溢出率是指定时器T1从初值加载到溢出所经历的时间周期。计算公式为:波特率 = (2SMOD/32) * (T1溢出率)。这里的T1溢出率需要根据定时器T1的初值和时钟频率fosc来计算。 学习单片机不仅需要理解波特率的计算,还涉及到其他基础知识。例如,熟悉C51编程语言,理解基本的数字电子和模拟电子知识,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以及逻辑运算。此外,还要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单片机是如何将CPU、存储器、I/O接口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 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智能仪器仪表、消费电子产品、通讯、武器装备等。通过实际项目,如手持粮库温度检测设备、毕设答辩打分器、电话台灯、自动感应水龙头等,可以加深对单片机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学习单片机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动手实践,通过实验板进行编程和调试,以提高技能水平。 单片机的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从基础的数电模电知识,到C语言编程,再到硬件接口和控制逻辑,最后到具体的应用场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任何人都可以在单片机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