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锚固技术详解:后置埋件分类与应用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6 收藏 2.58MB PDF 举报
后置埋件是安装在现有结构中的锚固装置,用于连接新结构、构件或设备到已有建筑物,是后锚固技术的核心。它在加固改造工程和新建建筑中有广泛应用,但其可靠性受到锚固件质量和后埋置技术的影响。 2.1.1基本概念: 后置埋件涉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结构基材(通常为混凝土)、锚固件和被连接体。锚固件不仅要实现物理连接,更要确保外加荷载有效传递到原结构,确保安全性。近年来,随着建筑改造需求增加,膨胀型锚栓、扩孔型锚栓和植筋技术等成为常用方法。膨胀型锚栓如扭矩控制式和位移控制式,通过膨胀件在孔壁上形成压力,实现机械啮合;扩孔型锚栓则通过扩孔与膨胀件的配合锁紧来固定。植筋技术是通过化学粘结将荷载传递至基底,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2.1.2后置埋件分类: 后置埋件的分类主要基于锚固方式,大致分为植筋和使用锚栓锚固两大类。锚栓按工作原理可分为膨胀型、扩孔型和化学植筋等。膨胀型锚栓进一步分为扭矩控制和位移控制,前者通过设定扭矩使膨胀件展开,后者通过调整打入行程实现。扩孔型锚栓分为自扩孔和预扩孔,前者在钻孔过程中自动扩大孔径,后者预先扩大孔径再插入膨胀件。单锚、双锚和群锚则是根据锚栓的数量区分的,满足不同受力需求。 后置埋件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需要精确的设计和施工,还需要对各种锚固技术和类型有深入理解,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同时,选择合适的锚固方案时,必须考虑施工环境、承载力需求以及可能遇到的负载变化等因素,以提高后置埋件的整体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