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保养与设计关键要点:蚀刻液管理与工艺细节

需积分: 0 2 下载量 1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3.21MB PPT 举报
本篇教程详细介绍了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设计的基础知识,特别是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关键工艺步骤。章节10.2.2.4着重于设备维护,强调蚀刻液成分控制的重要性,尤其是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浅蓝色一价铜污泥(sludge)的形成,需要定期检查和调整。喷嘴清洁和比重感应添加系统的维护也至关重要,以确保蚀刻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备保养方面,除了化学液的管理,还要避免Undercut(线路下方过度蚀刻)和Overhang(线路悬空)问题,这两个概念在图10.1中有所展示,它们可能会影响线路的完整性。蚀刻完成后,剥锡(鉛)步骤虽然没有额外价值,但需注意控制Undercut、Overhang等不良现象,以防止额外的成本和质量问题。 章节10.2.3讨论了剥锡工艺,无论是纯锡还是含铅锡合金,其主要目的是抗蚀刻,剥除后需要确保工艺质量,避免诸如TRACE WIDTH ON FILM(薄膜上线路宽度)、PLATED RESIST(镀层电阻)等细节问题。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PCB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术语和常见问题,如LONGWIDTH VIOLATION(线路过宽违规)、NICKS(划痕)、PROTRUSION(突出)、DISHDOWN(凹陷)、FINEOPEN(细线开路)、SURFACESHORT(表面短路)、WIDESHORT(宽短路)、FINESHORT(细短路)、SHAVEDPAD(削边垫圈)、SPACING WIDTH VIOLATION(间距违规)、PINHOLE(孔洞)、NICK(刮伤)、OVERETCHED PAD(过度蚀刻的焊盘)和COPPERSPLASH(铜溅出)、MISSINGPAD(缺失焊盘)等,这些都是在PCB制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工艺控制点。 1. PCB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的Albert Hanson首次将线路概念应用于电话交换机开始,再到1936年Paul Eisner博士的发明,印刷技术逐渐成熟。PCB的种类繁多,按材质可分为有机材料(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Polyimide等)和无机材料(如铝、陶瓷等,主要考虑散热性能)。按硬度分,有硬板、软板和软硬结合板;按结构分,有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根据用途,PCB适用于通信等领域,如图1.1至图1.8所示的不同类型和应用场景。 本文是针对PCB设计者和制作者的重要参考,涵盖了设备维护、蚀刻工艺和各种工艺规范,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PCB制作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