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数据流模型解析与实现者视角

需积分: 39 33 下载量 10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1.66MB PDF 举报
"实现者的视图-尚硅谷mysql高级_笔记"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USB(通用串行总线)数据流模型及其在系统中的实现。USB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接口,旨在简化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实现易用性和扩展性。在深入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USB的基本目标和规范。 USB的起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为了建立计算机与电话之间的连接,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其次,提升易用性,使得用户能够更方便地添加和改装外围设备;最后,解决端口数量限制问题,允许更多的设备通过一个低成本、高速度的接口连接。USB规范的主要目标是创建一个开放的系统,使得不同制造商的设备能互相兼容,并推动系统和外设创新。 USB系统由多个层次构成,包括物理层、逻辑层、主机控制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实现者视图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在这些层次上理解和实现USB的功能。在图4.1中,USB系统简单地表现为一台主机与多个USB设备的连接。而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更为复杂,不同层次的实现者需要关注各自的领域,如图4.2所示,从主机到物理设备,再到应用软件,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责任和功能。 在USB数据流模型中,第1章介绍了USB的起源、规范目标和适用对象。其中,USB1.1版本是当时的规范基础,用于设计和开发新的设备和软件。第4章开始深入讲解数据如何在USB中传输,这部分内容将在后续章节中逐步展开。USB的数据传送格式、协议定义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是所有实现者理解和实现USB系统时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 USB的通信流程包括逻辑通信流和实际通信流,这涉及到USB总线接口、主机控制器和逻辑设备等组件。实现者需要理解这些组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例如,主机控制器负责处理USB总线上的事务,而逻辑设备则是与应用软件交互的接口。 USB技术涉及硬件和软件的紧密协作,从底层的物理连接到高层的应用程序接口,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实现。通过理解USB的分层结构和数据流模型,开发者可以更有效地构建和维护USB设备和系统,确保它们符合USB规范,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