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ARM工作模式、指令差异与寄存器用途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9 4 下载量 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478KB PDF 举报
本文档是对Arm架构基础知识的全面总结,适合初学者参考。首先,Arm工作模式分为七种:用户模式(User),用于普通程序执行,没有权限访问系统资源;系统模式(System),特权模式,执行具有特权操作的系统任务,适用于ARMV4及以上架构;管理模式(Supervisor),也称为 SVC 管理模式,用于保护系统并处理某些系统级任务;中止模式(Abort),处理异常情况;未定义模式(Undefined),发生非法指令时进入;中断模式(Interrupt),支持硬件协处理器和软件仿真;快速中断模式(Fast Interrupt),用于快速处理中断。这些模式可通过CPSR寄存器进行切换。 其次,Arm指令与Thumb指令是两种不同长度的指令集。Arm指令通常为32位,功能更加强大,支持条件执行,而Thumb指令则是16位,功能相对简单,只有少部分指令支持条件执行,如跳转指令。 关于寄存器,R13(堆栈指针,Stack Pointer,SP)在函数调用和返回时管理内存栈,R14(链接寄存器,Link Register,LR)用于存储返回地址,确保子程序调用后能正确返回原位置;R15(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则指示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控制程序流程。 最后,CPSR寄存器是控制和状态寄存器,其中NZCVQTAIFM[4:0]的每一位都有特定含义。N表示计算结果是否为负,Z代表零检测,C/V用于条件转移,Q表示奇偶校验,T/A表示 Thumb 指令标志,I表示中断允许,F表示当前指令执行结果的溢出,M[4:0]则是用于保存状态和控制位。理解这些标志对于正确理解和控制程序执行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档,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Arm架构的基础知识,包括工作模式、指令集差异、寄存器功能以及CPSR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深入学习和开发Arm平台的程序具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