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无向网最短路径算法实现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29 收藏 42KB DOC 举报
该代码文件涉及一个校园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算法,主要使用了C++编程语言实现。程序中定义了一个名为`MGraph`的结构体,用于表示图的数据结构,包括顶点向量`vexs`和邻接矩阵`arcs`,以及图的顶点数`vexnum`和弧数`arcnum`。无向图的创建函数`CreateUDN`负责初始化这些数据,通过数组表示法构建了一个包含17个顶点(如银杏苑、邓安堂楼等)和10条边的图,边的权重是通过`G.arcs`数组存储的。 核心算法是`ShortPath`函数,它采用了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来求解从给定起始顶点`v0`到图中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这个算法通过动态规划的方式,逐步更新每个顶点到起始顶点的最短距离,并记录最短路径的前驱节点。在主函数`main`中,用户被提示输入起始和目标顶点的编号,程序会根据输入调用`ShortPath`函数并输出最短路径和路径长度。 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所有顶点的距离为无穷大,除了起始顶点外,距离设为0,同时设置一个`final`数组标记已处理过的顶点。 2. 从起始顶点开始,依次处理其他顶点,对于每个未处理的顶点,找到其相邻顶点中的最小距离,更新该顶点的距离和前驱节点。 3. 重复此过程,直到处理完所有顶点,最终得到从起始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E)logV),其中V是顶点数,E是边数。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图是稀疏图(边数远小于顶点数的平方),迪杰斯特拉算法效率较高。 总结来说,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解决校园最短路径问题,提供了实际的代码实例,适合用于教学或理解该算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