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计算机组织结构:从早期到现代的发展与性能指标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0 收藏 5.72M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关于计算机组织结构的期中复习材料,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发展历程、冯诺依曼模型以及计算机性能评估等多个方面。" 计算机组织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它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内部设计和功能。在这个领域,我们区分了两个关键概念:结构(architecture)和组织(organization)。结构主要是指对程序员可见的部分,例如指令集,它定义了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操作和数据类型。而组织则是指硬件的内部实现,包括如控制信号、存储技术等,这些细节通常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从第一代电子管(真空管)的ENIAC开始,它是基于十进制的,并且是存储程序思想的先驱。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到了第二代的晶体管,然后是集成电路,遵循摩尔定律,即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倍,这导致了计算机性能的显著提升,包括更快的运算速度、更大的存储容量以及更高效的电源管理。 冯诺依曼模型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由运算器(Central Arithmetical Unit, CAU)、控制器(Central Control Unit, CCU)、存储器(Memory, M)和输入输出设备(Input/Output, I/O)四部分组成。这个模型规定了数据和指令都存储在相同的内存中,使得程序可以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计算机性能的衡量通常关注CPU的速度,包括时钟频率(Hz)和时钟周期(1/时钟频率),以及每秒执行的指令数(MIPS或MFLOPS)。然而,仅依赖时钟频率来判断计算机性能是不准确的,因为不同指令集、并行处理和流水线技术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际性能。 例如,在比较Macintosh和Intel Pentium 4时,店主仅仅基于时钟频率来推荐最快的机器是不全面的。实际上,CPU性能还取决于指令执行效率、并行处理能力等多种因素。 ENIAC使用10个真空管来表示一个十进制数,如果假设它可以同时让多个真空管处于ON和OFF状态,这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十进制数的每一位是独立的,同时ON和OFF将无法表示特定的数值。 总结,这份复习资料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组织结构的核心概念,包括其历史演变、基本组件、性能评估和实例分析,为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提供了深入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