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原理与优势

1星 需积分: 10 3 下载量 20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55KB DOC 举报
非接触式IC卡,也称为射频卡,是电子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创新,它结合了射频识别(RFID)和集成电路(IC)技术。这种卡片内置IC芯片和感应天线,无需物理接触就能与读卡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卡片内部的元件包括一个高速接口(106KB波特率)、控制单元和EEPROM存储器。卡片在读卡器的电磁场范围内(通常是5-10毫米)时,通过电磁共振产生电荷,为芯片供电并执行读写操作。 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机制如下:读卡器发送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的串联谐振电路与读卡器频率匹配,形成电磁共振,使电容充电。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如2V)后,通过电子泵转移到另一个电容中,为卡片的其他功能供电,比如发射或接收数据。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卡器的通信是无线的,采用13.56MHz的频率。卡片本身不包含电源,因此是无源的,它的能源来自读卡器的信号。这种设计提高了卡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因为它没有机械接触,减少了磨损和污染的可能性。 卡片内部被划分为两个主要区域:系统区(CDF)和用户区(ADF)。系统区由卡片制造商、系统开发者和发卡机构使用,用于存储系统相关的信息。用户区则用于存储持卡人的个人数据,如身份信息、交易记录等。 相比传统的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具有以下优势: 1. 可靠性高:由于没有物理接触,减少了卡片损坏和读卡设备磨损的风险。 2. 使用方便:用户无需插拔卡片,只需靠近读卡器即可完成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3. 安全性好:无线通信可以集成加密技术,提高数据安全性。 4. 抗环境因素:不受尘埃、水或恶劣环境的影响。 5. 快速响应:无线传输速度较快,能够快速完成数据交换。 非接触式IC卡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门禁控制、支付系统、身份证件和各种服务卡中,其无接触、安全和便捷的特性使其成为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物联网(IoT)和移动支付的发展,非接触式IC卡的应用前景将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