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的收益共享契约:风险中性供应商与损失规避零售商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497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10年9月发表在《控制工程》杂志第17卷第5期上,作者为胡支军、王永利和向淑文,主要探讨了在供应链管理中,如何处理具有独立决策权的实体之间因决策激励不一致而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研究聚焦于一个由一个风险中性供应商和多个损失规避型零售商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系统,并在收益共享契约框架下进行分析。" 正文: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确保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效率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供应链中各实体的决策独立性以及不同的激励机制,常常会导致整体系统的低效。这篇2010年的论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视角,即考虑零售商的损失规避行为和市场竞争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论文设定的背景是一个供应商与多个零售商之间的两阶段供应链模型。其中,供应商是风险中性的,而零售商则表现出损失规避的特性,这意味着他们更倾向于避免潜在的损失而非追求可能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采用了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供应链中的动态博弈行为。 通过分析,论文得出了几个关键发现。首先,他们证明了在这样的供应链博弈中存在一个唯一的对称纯策略Nash均衡。这意味着所有参与者的最优策略都已确定,且这种均衡状态是稳定的。其次,市场竞争被发现可以增加零售商的整体订购量,因为零售商们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提高库存。然而,零售商的损失规避倾向则会降低总的订购量,因为他们倾向于减少可能导致亏损的风险。 此外,研究还挑战了传统观点,即在风险中性假设下,由于需求-偷窃效应(即库存被盗或损失)可能导致供应链过度库存。在损失规避的供应链模型中,这种效应可能不会出现,甚至在零售商的损失规避程度非常高且不考虑缺货成本时,可能会导致供应链系统内的库存不足。 这篇论文揭示了损失规避和市场竞争如何改变零售商的订购决策,并对供应链的协调性产生重大影响。这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强调了在设计契约机制时需要考虑零售商的行为特征,尤其是损失规避心理,以便更好地平衡供应链各方的利益,提升整体效率。同时,这也提示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谨慎对待基于风险中性假设的模型,因为它们可能不适用于存在损失规避行为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