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泡菜发酵过程的细菌多样性变化:宏基因组研究

1 下载量 2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1 收藏 581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宏基因组分析在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细菌多样性变化。作者佟婷婷、田丰伟等人针对泡菜母水作为发酵引子的研究,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这种方法来理解和控制泡菜的质量以及发掘泡菜中的功能性细菌资源。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在于,泡菜作为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其风味和营养价值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活动密切相关。 研究团队在发酵过程中选取了不同时间段的样品,通过提取基因组,特别聚焦于16S rDNA的V3+V4区进行PCR扩增,然后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整个发酵过程中,乳杆菌属占据了主导地位,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一定阶段保持稳定。这表明乳杆菌可能在发酵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关键作用,可能是发酵前期的初始菌群,随着发酵的进行其数量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发酵初期的细菌多样性以魏斯氏菌属为主,这暗示着该菌属可能在启动发酵过程中的早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解析,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从而优化发酵条件,确保产品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功能性细菌资源的挖掘和应用。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研究背景,即四川泡菜作为传统食品的优质特性,以及研究的理论依据——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内的宏基因组分析方法。该研究被资助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显示出其在学术界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这篇首发论文不仅提供了关于泡菜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的详细见解,也为食品微生物学和发酵工艺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通过宏基因组分析,研究人员能够更精确地调控发酵过程,进一步提升泡菜产品的质量与健康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