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草原露天开采影响:植被与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0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收藏 894KB PDF 举报
"该论文研究了东部草原露天开采对植被与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以宝日希勒露天矿为例,通过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植被种群密度和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矿区周边土壤养分和植被密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从西向东逐渐增加,植被种群密度则在西部和东部较高,中部较低。" 本文详细探讨了露天煤矿开采对东部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特别是对植被和土壤养分分布的改变。以宝日希勒露天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域设定为矿坑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草原草场。通过设置4条采样线,科学家们对植被种群密度以及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了系统性的监测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关键土壤养分的平均值分别为:土壤有机质56.44 g/kg,速效磷7.89 mg/kg,速效钾181.50 mg/kg,植被种群密度198.13株/m²。这些数值表明,矿区周边的土壤养分状况和植被结构已受到明显影响。具体的空间分布趋势表现为,从西向东,土壤养分含量呈现递增,而植被种群密度在东西两侧较高,中部较低,显示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均属于中等变异,表明这些参数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在地统计模型拟合中,有机质和速效磷适合采用高斯模型,速效钾则适用球形模型,而植被种群密度的最佳模型为线性模型。这些模型揭示了不同养分和植被密度的空间结构和关联性。 此外,研究还指出,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主要由随机因素造成,且它们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较弱。相比之下,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属于中等强度,其变化受随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这暗示了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不仅与开采活动直接相关,还可能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复杂影响。 露天煤矿开采对东部草原的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分布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模式。了解这些模式对于制定有效的生态恢复策略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管理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开采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减轻或逆转这些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