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大全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3 收藏 1.31MB PDF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名词解释大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1.计算机系统发展历程: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几个阶段。电子管计算机是最早的计算机类型,使用真空管作为电子元件,具有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等特点。晶体管计算机出现后,计算机的体积和功耗得到了大幅减少,计算速度也得到了提高。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出现,使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减小,计算速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的最新阶段,具有非常高的计算速度和存储能力。 2.电子计算机时代开始的标志: 以美国1945年生产、1946年2月交付使用的ENIAC计算机为标志。ENIAC计算机是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具有可以编程、自动执行计算任务的能力,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3.电子计算机分类: 电子计算机可以根据规模分类,可以分为大型机、超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大型机是最大的计算机类型,具有非常高的计算速度和存储能力,通常用于科学研究、财务处理等领域。超大型机是大型机的升级版,具有更高的计算速度和存储能力。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是计算机的中低端产品,具有较低的计算速度和存储能力,通常用于个人使用或小型企业。 4.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通常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组件。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编程语言等组件。 5.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组件。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计算任务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存储器负责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输出设备负责接收用户输入和输出计算结果。 6.CPU的作用: CPU的作用是取得、解释和执行指令。CPU可以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解释指令的含义,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7.CPU的指标: CPU的指标包括字长、速度和指令处理能力。字长是指CPU中数据总线的宽度,即一次可以并行传递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速度是指CPU中振荡器的主振频率,即主频。指令处理能力是指CPU在每秒钟内可以处理的指令数,以MIPS表示。 8.总线的分类: 总线可以分为传输数据的数据总线、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总线和连接各个芯片地址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负责传输数据,控制总线负责传输控制信息,地址总线负责连接各个芯片的地址。 9.内存储器的分类: 内存储器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包括ROM、PROM、EPROM、E2PROM等,存储永久性数据,不能被修改。随机存储器可以在计算机运行期间随时写入数据,也可以随时从其中读出数据。 10.高速缓冲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是解决CPU与主存储器间速度差而在内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的一种存取速度远高于普通内存的特殊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11.运算器的功能: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完成数学运行和逻辑运算的部件。运算器可以执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数学运算,也可以执行逻辑运算,如AND、OR、NOT等。 12.中断: 中断是指当出现需要时,CPU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处理新情况的程序和执行过程。中断可以由输入、输出、计算机故障、实时时钟、软件等原因引起。 13.中断的处理过程: 中断的处理过程包括关中断、保护现场、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恢复现场、开中断等步骤。在中断处理过程中,CPU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处理新的情况。 14.堆栈: 堆栈是一种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处理中断时,使用这个数据结构保护现场。堆栈可以存储当前程序的寄存器值和当前指令的地址,以便在中断处理完成后恢复现场。 15.中断的类型: 中断可以根据引起中断的原因划分为输入、输出中断、计算机故障中断、实时时钟中断、软件中断等。也可以根据中断处理类型划分为不可屏蔽中断和可屏蔽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