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9F1208U0B NandFlash学习:引脚功能与存储结构详解

需积分: 10 17 下载量 5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116KB DOCX 举报
Nandflash K9F1208U0B是一款常见的闪存存储器,本文旨在深入学习其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特性。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该闪存的主要引脚功能: 1. I/O0~I/O7:作为双向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传输命令、地址和数据。在执行读操作时,数据会从这些引脚输出。 2. CLE(Command Latch Enable):当处于高电平且nWE信号上升沿时,用于锁定命令到命令寄存器中,确保指令正确执行。 3. ALE(Address Latch Enable):与CLE类似,ALE在nWE上升沿和自身为高电平时,将地址信息锁存到地址寄存器,便于数据寻址。 4. nCE(Chip Enable):是设备选择控制引脚,用于选择闪存芯片进行操作,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5. nWE(Write Enable):控制写入操作,当信号有效时,允许数据、地址和命令被写入存储器。 6. nWP(Write Protect):写保护引脚,低电平时闪存处于受保护状态,不允许写入操作,常用于防止意外数据修改。 7. R/B(Ready/Busy Output):用于指示设备的工作状态,当操作正在进行时,该引脚输出低电平,操作完成后返回高电平。 接下来,我们关注K9F1208U0B的存储结构和特点: - 存储单元划分:该闪存芯片由4096个块组成,每个块有32个页,每页包含528字节的数据区域和16字节的校验码区域。尽管看起来总容量为66MB,但由于校验码区域不可用作数据存储,实际可操作容量为64MB。 - 数据和校验码布局:每个页的528字节数据区域按列排列,第一列对应第一个字节,以此类推。校验码区域占据最后的16字节,用于读写操作时进行错误检测。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操作Nandflash K9F1208U0B,包括控制数据流、管理存储单元以及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在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或者存储系统优化中,熟悉这种闪存的特性和接口规范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