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电子笔记:周期与非周期信号解析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728KB PPT 举报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重要的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课程,由电子信息学院的陈淑珍教授讲授。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信号处理和系统分析的基础,是电类专业考研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涵盖了信号的分类(周期与非周期)、系统的分析方法(时域、变换域)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输入输出法和状态变量法)。教材选用的是郑君里、杨为里、应启珩编写的《信号与系统》,该书以其清晰的概念、严谨的数学推导和丰富的实例而著名。课程内容包括连续信号与系统、离散信号与系统以及它们在不同域的分析。此外,课程还强调与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和数字通信等其他课程的联系和区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和演示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核心知识点主要包括: 1. 信号的分类: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的识别是基础。周期信号是指在时间轴上无限重复的信号,可以通过找到一个非零最小正周期T来描述,即信号f(t)满足f(t+T) = f(t)。非周期信号则没有明显的重复模式,通常无法用单一的周期来定义。 2. 信号的周期性分析:课程会教授如何判断一个信号是否为周期信号,并求出其周期。例如,通过观察信号的图形或利用傅里叶变换等数学工具来确定。 3. 系统分析:课程涉及两种主要类型的信号系统——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系统,以及它们的特性,如线性和时不变性。线性系统遵循叠加原理,时不变系统意味着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不随时间变化。 4. 分析方法:时域分析关注信号和系统响应在时间域内的行为,变换域分析(如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则将信号转换到不同的域来简化分析,提供对系统频率响应的理解。 5. 数学模型:输入输出法是通过建立输入信号和系统输出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系统行为,状态变量法则涉及系统的内部动态,适用于描述复杂的系统行为。 6. 课程联系与分工:《信号与系统》与《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和《数字通信》等课程紧密相关,但各有侧重点。例如,《电路分析基础》更注重电路元件和激励源的分析,《电子线路》和《数字通信》则关注线性和非线性系统以及随机信号处理。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具备处理各种信号和系统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未来在信息科学、通信工程、自动化等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