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模型与统计建模技术探究

需积分: 33 11 下载量 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662KB PPT 举报
"该资源主要探讨了规则的表示方法,特别是使用产生式系统来构建汉语语言模型,并讨论了其在音字转换中的应用。作者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语言技术研究中心,刘秉权,时间是2003年5月28日。文章涉及计算语言学、统计语言建模技术和各种语言模型的评价标准,如熵、交叉熵和复杂度。此外,还提到了参数学习和数据平滑技术,以及包括N-gram、决策树、指数模型、整句模型和文法模型在内的主要语言模型类型。" 在汉语语言模型的研究中,规则的表示通常采用产生式系统,这种系统由词法规则、短语规则和句法规则构成。词法规则定义了数词的构成,例如基数、序数和系数的组合方式,以及位数和基数之间的关系。短语规则则涉及到动词短语的构建,如副词和动词、动词和动态助词的组合。句法规则则更进一步,描述了基本的句子结构,如主语和动词的组合,以及状语的插入。 统计语言模型是计算语言学中的关键概念,它通过对语言文本的概率分布建模来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N-gram模型是其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它基于前n-1个词来预测下一个词的概率。统计语言模型的作用在于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如将文本转化为语音或拼音输入。在建模过程中,可以使用极大似然估计、贝叶斯方法进行参数学习,同时为解决数据稀疏问题,常常采用数据平滑技术,如Good-Turing估计和回退平滑。 评价统计语言模型的标准包括熵、交叉熵和复杂度。熵衡量信息的不确定性,交叉熵则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误差,而复杂度(Perplexity)是评估模型对未知数据的预测能力的一个指标。在实际应用中,除了N-gram模型,还有决策树模型、最大熵模型(指数模型)、整句模型和文法模型等不同类型的模型,它们各有优势,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这个资源深入剖析了汉语语言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展示了统计方法在处理自然语言问题上的强大能力,对于理解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