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IP地址、子网掩码与网关解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848K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2017年达内Linux云计算学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一部分,涵盖了网络基础知识,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公有和私有地址的区别,以及如何在Windows系统中查看IP和MAC地址。此外,还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OSI和TCP/IP模型、网络设备、MAC地址、交换机工作原理、路由和路由协议等概念。" 1. IP地址的作用和分类: IP地址是互联网上每个设备的唯一标识,用于在网络中定位和通信。IP地址分为A、B、C三类,A类地址范围是1-127,B类是128-191,C类是192-223。此外,还有D类(多播)和E类(保留)。 2. 子网掩码的作用和默认值: 子网掩码用于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帮助网络设备判断数据包应发送到哪个网络。默认的子网掩码为A类255.0.0.0,B类255.255.0.0,C类255.255.255.0。 3. 网关的作用: 网关是不同网络之间的桥梁,允许数据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它通常是路由器的IP地址。 4. 公有地址与私有地址: 公有地址是全球唯一的IP地址,用于Internet上的通信。私有地址则在10.0.0.0/8,172.16.0.0/12,192.168.0.0/16这三个范围内,只在内部网络中使用,不直接暴露在Internet上。 5. 查看Windows主机IP和MAC地址的命令: 可以通过“ipconfig”命令查看IP地址,而“getmac”命令用于查看MAC地址。 6. 计算机网络功能: 包括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网络通信等。 7. 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OSI模型有7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TCP/IP模型通常简化为4层,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8. 各层次的主要协议: 应用层有HTTP、FTP、SMTP等,传输层有TCP、UDP,网络层有IP,网络接口层涉及ARP、RARP等。 9. 路由与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是指数据包在网络中通过路由器从源到目的地的路径选择。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决定数据包的转发方向。 10. 路由表的形成和静态、动态路由: 路由表由静态配置(手动设定)或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BGP、RIP等)动态更新形成。静态路由稳定但管理繁琐,动态路由灵活但需要额外的计算资源。 11. 浮动路由和缺省路由: 浮动路由是备用路由,当主路由失效时自动启用。缺省路由是最后的选择,用于将无法匹配任何特定路由的数据包转发出去。 12. 传输层协议: 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提供可靠连接,UDP则是无连接的。 13. TCP连接与断开过程: TCP连接通过三次握手建立,断开则经历四次挥手。这个过程确保了数据的有序、无丢失传输。 14. 应用层协议和端口号: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80端口)、HTTPS(443端口)、FTP(21端口)等,端口号用于标识应用层的服务。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对于理解网络通信和网络设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