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IC卡M1技术详解

需积分: 7 0 下载量 15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104KB DOC 举报
非接触式IC卡,尤其是M1卡,是NFC(近场通信)技术中的常见类型,主要用于无接触式支付、身份认证和数据传输等场景。这些卡片具备一系列独特的特性和性能指标,使得它们在众多应用中得以广泛使用。 首先,M1卡的存储空间为8K位的EEPROM,这相当于1024个字节,被划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包含4个块,每个块为16个字节。这意味着总共有64个块可供用户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扇区都有自己独立的密码和访问控制机制,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 每个扇区的结构如下: - 块0、块1和块2作为数据块,可以进行读写操作,或者用于存储具有加减功能的数据值,例如在电子钱包应用中进行增值或扣款。 - 块3是控制块,包含密码A(6字节)、存取控制(4字节)和密码B(6字节)。这些元素共同决定了各个块的访问权限和操作规则。 每个扇区的密码A和B可以独立设置,存取控制字节提供了精细的权限管理,每个块(包括数据块和控制块)有三个控制位,分别对应块0至块3,如C10、C20、C30等,这些控制位以正反两种形式存在,决定着读、写、增值、减值等操作是否需要验证密码。 M1卡的一个独特特点是其防冲突机制,使得在多卡环境中,卡片能被有效地识别和操作,而不会出现数据混乱。此外,卡片本身无需外部电源,通过内置的天线与读写器进行能量感应交互,同时内含加密控制逻辑和通信逻辑电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卡片的数据保存期限长达10年,可进行10万次的写入操作,而读取操作则没有次数限制,这体现了其在耐用性和可靠性上的优势。工作温度范围是-20℃到50℃,湿度在90%以下,适应各种环境条件。通信频率为13.56MHz,通信速率为106KBPS,而读写距离通常在10毫米以内,但会因读写器设计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非接触式IC卡如M1卡,常用于公交卡、门禁系统、会员卡等,通过设置不同的权限和密码,实现不同级别的访问控制,确保数据安全并方便用户使用。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设计和实施基于NFC的系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