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实现顺序线性表

需积分: 42 4 下载量 1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558K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一个关于使用C++模板实现顺序表示的线性表的课程,主要涵盖线性表的逻辑结构、顺序存储结构以及相关的数据运算。" 在计算机科学中,线性表是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它由n(n ≥ 0)个数据元素(也称为节点)组成,这些元素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线性表的长度定义为n,当n等于0时,线性表为空。在非空的线性表中,第一个元素称为开始结点,没有直接前驱;最后一个元素是终端结点,没有直接后继。中间的元素则都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这种结构具有线性的逻辑特性。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允许执行多种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然而,这些操作的具体实现取决于线性表的存储方式。常见的线性表存储结构有两种: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2.2.1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是最简单的线性表实现,它将线性表中的所有元素存储在一块连续的内存区域中。每个元素占据相同大小的存储空间,因此可以通过索引来快速访问。假设每个元素占用m个存储单元,那么第i个元素的存储位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Loc(ai) = (i - 1) * m + Loc(a1) 其中,Loc(a1) 是线性表第一个元素a1的存储位置,Loc(ai)是第i个元素的存储位置。这种方式使得随机访问变得高效,因为可以直接通过索引计算出元素的地址。然而,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涉及大量的元素移动,特别是在表的中间或末尾进行操作时。 模板类 `Li` 用于泛型编程,这意味着它可以处理任何数据类型(如整型、浮点型、自定义对象等)。在这个类中,`T` 是模板参数,代表线性表可以存储的任意类型。`p` 是指向元素数组的指针,`len` 存储当前线性表的长度,`max` 表示数组的容量。这样的设计允许类在运行时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元素和不同大小的线性表。 链式存储结构包括线性链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它们提供了更灵活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但随机访问的效率通常低于顺序表。线性链表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循环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指回第一个节点,而双向链表则同时保存前驱和后继节点的指针。 线性表的实现不仅限于顺序和链式存储,还可以结合其他数据结构,例如数组和链表的混合(如分块链表),或者在特定场景下采用更高效的结构,如二进制堆、跳跃列表等。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线性表的操作特性和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至关重要。例如,在处理大量数据并需要频繁进行中间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链式存储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如果数据量相对较小,且大部分操作是随机访问,那么顺序存储的效率会更高。在设计和实现线性表类时,通常需要权衡这些因素,以提供最合适的接口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