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HashMap resize次数解析:从泰山版到嵩山版的变更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8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828KB PDF 举报
"阿里巴巴在最新的嵩山版《阿里巴巴开发手册》中修正了关于HashMap在拥有1024个元素时扩容的描述,将之前的“扩容次数”改为“resize次数”。这个改动源于对‘扩容’一词理解上的歧义。扩容在计算机科学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特别是当HashMap在首次put时,如果没有预先分配空间,它会进行resize操作来分配初始容量,这可能导致对是否算作一次扩容的争议。因此,为了消除歧义,嵩山版手册采用了‘resize次数’这一更为明确的表述。孤尽老师在采访中解释了这一变化,指出在业界的一个测试题中,这个问题引起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从而促成了手册的修订。" HashMap是Java编程语言中一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属于集合框架的一部分,它提供了键值对的存储功能。HashMap在内部通过数组和链表(或红黑树)实现,以提供高效的插入、查找和删除操作。其核心原理在于动态调整容量以保持负载因子(装载因子,load factor)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通常默认为0.75。 当HashMap中的元素数量达到当前容量的负载因子时,为了保持性能,HashMap会进行扩容(resize)。扩容过程涉及到创建一个新的更大的数组,并将旧数组中的元素重新散列到新数组中。在Java 8之前,HashMap的初始容量是16,每次扩容都会将容量翻倍,直到达到所需的容量。对于1024个元素,根据旧的描述,可能有人理解为需要经过7次扩容(即16 -> 32 -> 64 -> ... -> 1024),但实际上,如果HashMap未被初始化,第一次put操作会直接resize到至少能容纳1024个元素的大小,即1024 / 0.75 ≈ 1365,因此只需要一次resize。 孤尽老师的解释强调了resize操作的重要性,它是HashMap动态调整容量的关键步骤。首次put时的resize并不等同于传统的扩容概念,因为它不是在现有容量基础上增加,而是首次分配空间。为了避免术语带来的误解,手册采用了“resize次数”的说法,使得概念更清晰。 这次阿里巴巴手册的修订反映了对技术细节精确表述的追求,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HashMap,避免因术语混淆导致的误解。了解HashMap的resize机制对于优化程序性能、理解和避免潜在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