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线与串行传输解析
需积分: 0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5
收藏 171KB PDF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指导"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总线是系统内部各组件间通信的关键部分。本习题集主要围绕第3章“系统总线”展开,涉及了总线的数据传输率计算、异步串行传输的理解与应用,以及总线设计中的关键概念。
首先,例3.1讨论了如何计算总线的数据传输率。数据传输率是由总线时钟频率、传输周期和数据宽度决定的。给定时钟频率为100MHz,传输周期为4个时钟周期,数据宽度为32位,计算得到的数据传输率为100MBps。若要提高一倍的数据传输率,可以采取增加数据线宽度(例如从32位增加到64位)或者提升总线的时钟频率(例如到200MHz)。
例3.2涉及异步串行传输的波特率计算。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号变化次数,它不区分数据的含义,仅关注信号的变化。在本例中,每个数据帧包括1个起始位、7个数据位、1个奇校验位和1个终止位,共10位。因此,波特率等于每秒传输帧数乘以一帧的位数,即1200bps。
例3.3和例3.4进一步阐述了异步串行传输的过程。前者要求画出8位二进制数据(95H)的传输波形,强调了起始位、数据位、偶校验位和终止位的顺序。后者则计算了在特定波特率下,考虑到数据帧格式的比特率,结果为872.72bps。
例3.5提到了总线负载的问题。为减轻总线负载并避免冲突,总线上的部件通常会使用三态门,只有在控制信号有效时,部件才能向总线传输数据,否则呈现高阻状态,这样可以确保任意时刻只有一个部件能占用总线。
例3.6展示了具有双向传送功能的总线逻辑框图。这种设计通过在总线两端配置三态门实现,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提高了总线的灵活性。
最后,例3.7提及数据总线,但未提供具体问题,通常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其宽度决定了每次传输的数据量。
通过这些习题,学习者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中总线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的计算方法以及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这些都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核心知识点。
1148 浏览量
2021-05-28 上传
2012-11-28 上传
2023-05-09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10-01-03 上传
2021-10-09 上传
sunary90
- 粉丝: 0
- 资源: 4
最新资源
- Angular程序高效加载与展示海量Excel数据技巧
- Argos客户端开发流程及Vue配置指南
- 基于源码的PHP Webshell审查工具介绍
- Mina任务部署Rpush教程与实践指南
- 密歇根大学主题新标签页壁纸与多功能扩展
- Golang编程入门:基础代码学习教程
- Aplysia吸引子分析MATLAB代码套件解读
- 程序性竞争问题解决实践指南
- lyra: Rust语言实现的特征提取POC功能
- Chrome扩展:NBA全明星新标签壁纸
- 探索通用Lisp用户空间文件系统clufs_0.7
- dheap: Haxe实现的高效D-ary堆算法
- 利用BladeRF实现简易VNA频率响应分析工具
- 深度解析Amazon SQS在C#中的应用实践
- 正义联盟计划管理系统:udemy-heroes-demo-09
- JavaScript语法jsonpointer替代实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