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anShift算法详解:历史、发展与应用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3 2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0
收藏 1.97MB DOC 举报
MeanShift是一种无参数的非监督聚类算法,最初由Fukunaga等人在1975年的论文中提出,作为概率密度梯度函数估计的一种方法。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基于数据点周围的密度分布来移动,直至找到局部密度最大区域,从而形成聚类。最初的MeanShift仅是一个迭代过程,即计算每个点的偏移均值并移动至该点,重复此过程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然而,MeanShift真正受到广泛关注是在1995年Yizong Cheng发表的一篇文章中。Cheng对MeanShift做了重要扩展:他引入了一族核函数,允许根据样本点与中心点距离的不同调整偏移量,赋予不同样本不同的权重,这增加了算法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他还明确了MeanShift在概率密度函数估计和模态检测中的应用潜力,并展示了其在诸如图像平滑、图像分割和非刚体对象跟踪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Comaniciu等人进一步发展了MeanShift,将其应用于特征空间分析,通过计算每个像素点的MeanShift向量来实现图像平滑和区域分割。他们证明,在一定条件下,MeanShift会收敛到概率密度函数的最大值,即模态,从而成为一种有效的聚类工具。
MeanShift的基本步骤包括:
1. 初始化:选择任意一点作为起始点。
2. 移动:计算当前点周围密度高的邻域,找到该区域的质心(MeanShift向量)。
3. 更新:将点移动到新的质心位置。
4. 重复:直到达到停止条件,如达到预设迭代次数或相邻两次移动的距离小于阈值。
在实际应用中,MeanShift展示了强大的性能,尤其是在处理高维数据、非凸形状的聚类和实时跟踪任务时。它的优点在于无需预先设定簇的数量或形状,能够自动发现数据集中的自然结构。然而,MeanShift的缺点包括对初始点选择敏感、计算复杂度相对较高以及对于噪声和异常值较为敏感。
MeanShift聚类算法是一个基于密度的动态搜索过程,通过不断移动样本点直到达到局部密度极大点,实现数据的自我组织和聚类。随着理论和应用的发展,MeanShift已经成为数据挖掘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2019-09-17 上传
2024-11-19 上传
2024-11-19 上传
2024-11-19 上传
guozhengkai13718081
- 粉丝: 2
- 资源: 4
最新资源
- 深入浅出:自定义 Grunt 任务的实践指南
- 网络物理突变工具的多点路径规划实现与分析
- multifeed: 实现多作者间的超核心共享与同步技术
- C++商品交易系统实习项目详细要求
- macOS系统Python模块whl包安装教程
- 掌握fullstackJS:构建React框架与快速开发应用
- React-Purify: 实现React组件纯净方法的工具介绍
- deck.js:构建现代HTML演示的JavaScript库
- nunn:现代C++17实现的机器学习库开源项目
- Python安装包 Acquisition-4.12-cp35-cp35m-win_amd64.whl.zip 使用说明
- Amaranthus-tuberculatus基因组分析脚本集
- Ubuntu 12.04下Realtek RTL8821AE驱动的向后移植指南
- 掌握Jest环境下的最新jsdom功能
- CAGI Toolkit:开源Asterisk PBX的AGI应用开发
- MyDropDemo: 体验QGraphicsView的拖放功能
- 远程FPGA平台上的Quartus II17.1 LCD色块闪烁现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