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应力地区地下洞室围岩分类研究与改进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3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290KB PDF 举报
"西部高地应力地区地下洞室围岩分类研究" 西部高地应力地区的地下洞室建设面临独特的地质挑战,特别是由于高水压力和极端的地应力条件,这些因素对围岩稳定性造成显著影响。许春晓的文章深入探讨了这一领域的关键问题。文章首先综述了常见的围岩分类方法,包括Q系统分类、水电规范分类(HC法)、国标BQ分类以及RMR分类。 Q系统分类由挪威的巴顿等人提出,侧重于岩体完整性、节理特性、地下水和地应力等因素,通过六个参数来评估岩体质量。然而,对于高地应力环境下的适应性可能不足,因为它可能未充分考虑这类环境中的特殊问题。 HC法则将岩石强度、岩体完整性和结构面状态作为基础,地下水和结构面产状作为修正因素。尽管考虑了高地应力,但其采取的降级处理方式可能导致分类不准确。 国标BQ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通用岩体质量分类方法,重点关注岩石强度和岩体完整性,但对地应力环境和地下水状态的考虑相对有限。 RMR分类,或称地质力学系统,考虑了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结构面特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但在处理高地应力和高水压力问题时,也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以提高分类精度。 针对这些问题,许春晓在文章中通过西部某水电站的工程实例,对现有的围岩分类方法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种更适合高地应力地区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方法。这种方法旨在更精确地评估和分类这些特殊环境下的围岩,以支持更安全和有效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决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这样的研究对于保障重大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
2024-10-2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