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X_Linux操作系统内核结构探究与教学目标

需积分: 38 3 下载量 1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927KB PPT 举报
"教学目的-UNIX_Linux操作系统内核结构1-6章." 在本次课程中,主要目标是深入理解UNIX和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结构,以及相关的核心概念和技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探索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区分低端与高端操作系统的特点,并着重关注UNIX类操作系统的内部机制。 首先,教学内容涵盖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分类,例如DOS类、UNIX类和MVS类。DOS系统因其简单易用而广受欢迎,但效率和安全性相对较低;UNIX系统则以其高效、通用、安全和适应性强的特性占据重要地位;MVS类系统如z/OS在大型机领域表现出强大的处理能力,但结构复杂且较为封闭。UNIX在大型机、小中型机和微型机上的应用分别对应了不同的操作系统环境。 课程的重点在于UNIX类操作系统的内核结构,包括文件系统、进程管理、时钟机制以及输入输出控制。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管理着存储设备上的数据组织和访问。进程是操作系统执行任务的基本单位,理解和掌握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数据一致性以及访问安全性对于深入理解操作系统至关重要。时钟管理涉及调度策略,确保系统资源的公平分配。输入输出管理则关乎设备驱动和缓冲技术,确保数据流畅地在硬件和软件之间传输。 此外,课程还强调了大型程序设计的方法和理念,如系统结构设计、功能流程的规划、数据安全的保障以及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这些都是系统开发和应用开发的基础,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功能,如何进行层次划分,以及如何确定应用系统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教材《UNIX操作系统设计》提供了深入的学习资料,由Maurice J. Bach撰写,详细阐述了UNIX操作系统的内在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由平时表现和期末报告组成,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还能掌握UNIX/Linux内核的关键技术,为将来从事系统开发和应用开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这不仅包括对硬件依赖性的理解,还要具备结构伸缩性和广泛适应性的意识,以及实现异种机之间的互操作能力。同时,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分时多用户和开放性操作系统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在多任务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