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悬沙水体光谱反射率研究:定量关联与模型建立

6 下载量 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405KB PDF 举报
"含沙水体表面光谱反射率研究"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含沙水体表面光谱反射率的相关特性及其与悬沙浓度的关系。作者赵力强、王乃昂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利用黄河沉积泥沙配置出不同浓度的悬沙水样,并对其光谱反射率进行了测量。他们发现,随着悬沙浓度的增加,水体的光谱反射率也随之增大,呈现出双峰特征。具体来说,在低浓度阶段(浓度值1.081g/L以下),800~830nm波段的反射率与悬沙浓度呈现线性关系;而在高浓度阶段,同一波段的反射率与悬沙浓度则表现为指数关系。 实验中,研究者使用了直径50cm、高60cm的黑色塑料桶作为实验容器,以减少桶壁和桶底对太阳光反射的干扰。他们采用了ASD公司的FieldSpec HandHeld野外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其波长响应范围覆盖325nm到1075nm,测量光纤的视场角为25°。通过将不同量的黄河沉积泥沙加入水中,搅拌至悬浮状态,然后进行光谱测量。实验共设置了19个不同浓度的悬沙水样,浓度范围从0.108g/L到5.541g/L。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水体中悬浮泥沙的光学性质和散射行为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使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来监测和估计水体中的泥沙含量以及评估水土流失量方面。通过建立光谱反射率与悬沙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可以为开发适用于黄河等含沙水体的反演模型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精度。 关键词涉及了光谱反射率、光谱特性、悬沙水体以及敏感波段,强调了这些因素在研究中的重要性。中图分类号TV1491表明这属于地球科学领域的技术应用,特别是水文地质和水环境科学。 这项研究为水体遥感监测提供了新的见解,有助于提升对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准确评估,对于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