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裁剪与定制-基于himawari-8的沙尘监测体系结构

需积分: 30 115 下载量 1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9 收藏 7.57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himawari-8卫星的沙尘监测系统与嵌入式Linux内核驱动开发的相关知识,涉及Linux操作系统对不同体系结构的支持以及内核裁剪和定制的过程。同时,提到了一些常用的Linux源码阅读工具。 在Linux操作系统中,体系结构的多样性是其强大的特性之一。在编译Linux内核时,必须指定目标体系结构(ARCH),以确保编译出的内核能与实际运行平台相匹配。在顶级Makefile中,通常会有一个ARCH变量用于设定这一参数。如果用户在编译命令行中未明确指定ARCH,系统会通过`uname -m`命令获取当前主机的体系结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转换,如将'i686'转换为'i386','sun4u'转换为'sparc64'等,以适配不同的硬件平台。 在嵌入式领域,尤其是Linux内核驱动开发中,理解并定制内核至关重要。内核裁剪和定制可以优化内核大小,提高系统性能,减少不必要的功能,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和内存。第1章"Linux内核裁剪和定制"详细讲述了这一过程,包括如何入门Linux内核开发、选择合适的内核版本,以及如何使用各种工具来阅读和理解内核源码。 在源码阅读工具方面,文章提到了几种常用的选择: 1. SourceInsight:这是一款强大的代码编辑器,具有语法高亮、代码跳转等功能,适合C/C++等语言的源码分析。 2. Eclipse:这是一个开源的集成开发环境(IDE),通过插件可以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C/C++,并且有很好的代码导航和调试能力。 3. vim+ctags+cscope:vim是一个功能丰富的文本编辑器,ctags用于生成代码标签,cscope则提供强大的代码查询功能,组合使用可以高效地浏览和查找源码。 4. LXR:Linux Cross Reference,是一个在线的源码浏览器,可以查看内核源码的交叉引用信息,方便开发者追踪代码的调用关系。 此外,文档还提及了Linux内核源码的组织结构和一些基本概念,如目录结构、内核模块的加载和卸载机制等,这些都是进行内核驱动开发的基础知识。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Linux内核并进行定制化开发的工程师来说,这些内容提供了宝贵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