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与破坏机制分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1.03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模型在振动台试验中的详细研究,由袁泉和何玉阳两位作者共同完成。这项研究基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一篇首发论文,得到了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的资金支持(编号:20100009110015)。研究者专注于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特别是框支密肋复合墙这一特定类型的抗震性能。 实验对象是一个1/6缩尺的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模型,通过振动台模拟真实的地震场景。试验过程中,结构经历了从弹性阶段到开裂并最终破坏的全过程,旨在深入理解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动力特性、动力响应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研究者使用了El-Centro波、Taft波和人工波作为输入地震波,分别对应7度和8度的不同设防烈度,包括多遇、基本、罕遇和超罕遇等不同的地震等级,全面考察了模型在这些条件下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变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试验结果显示,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的转换层破坏模式主要是剪切型破坏,这意味着在这个关键层次,结构的剪切承载能力对整体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结构各层的绝对加速度反应主要受前两阶阵型的影响,而高阶阵型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对于优化设计和抗震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参数。 关键词方面,包括底框结构、密肋复合墙、转换层以及抗震性能,这些都是本文的核心焦点。中图分类号分别指向了与土木工程和建筑抗震相关的类别,即TU398.202和TU317.115,表明了该研究的专业性和深度。 这篇论文不仅提供了框支密肋复合墙结构在实际地震载荷下的行为分析,还为提升此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振动台试验的结果,科研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这种结构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地震防护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