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R智能网技术条件详解:系统架构与关键要素

需积分: 30 14 下载量 1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14.48MB PPT 举报
智能网技术条件在GSM-R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GSM-R技术规范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规范特定业务在GSM-R网络中的实施。GSM-R(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for Railway)是专为铁路通信设计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适用于复杂的铁路环境,如高原、高海拔和冻土区域。 一、项目背景 中国的GSM-R系统建设始于2003年,最初在大秦线、胶济线和青藏线等线路进行设计和建设,这些线路总计约2300公里,采用独立但未完全组网的方式运行。青藏线作为特殊工程,面临极端地理条件,如高海拔、冻土和众多隧道,因此无线覆盖采用同站址双网覆盖策略,确保了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二、重要内容 1. **业务与功能**:GSM-R支持多种铁路专用业务,包括话音通信、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列车控制数据传输(如CSD和GPRS)、调度命令和车次号传输、监控信息(如光纤直放站网管信息、冻土监测、风速测量等)以及未来可能的预售票功能。 2. **系统结构**:GSM-R的核心网由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SGSN(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IN(Interrogating Network)和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等设备构成,这些设备通过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控制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实现无线覆盖。 3. **核心网规划与建设原则**:遵循统一规划、标准化建设和冗余设计,确保网络的稳定性。编号计划和频率配置需符合国际和国内标准,避免干扰和资源浪费。 4. **服务质量要求**:强调服务质量(QoS),包括呼叫接通率、传输速率、时延等性能指标,确保在严苛环境下也能提供稳定的服务。 5. **支撑系统**:除了无线通信设施,还包括铁通PSTN专网(公共电话交换网)、CTC(列车控制系统)等,为铁路运营提供全面的通信保障。 6. **主要设备进网要求**:所有设备需满足国家安全认证,保证设备性能和安全性,如北电的设备配置清单体现了对多套核心网设备和基站的部署。 三、问题与讨论 尽管已取得了一定的工程进展,但青藏线GSM-R系统仍面临高原环境下的挑战,如信号衰减、电磁兼容性等问题。此外,随着系统的完善和新业务的开发,如何持续优化网络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是后续关注的重点。 智能网技术条件在GSM-R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定义了业务功能和技术架构,还对设备选型、频率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了铁路通信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随着工程的深入和应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将推动GSM-R系统在铁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