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C51编程:独立式按键电路与极化码比较

需积分: 50 7 下载量 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3.81M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一本关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的教材,由唐颖主编,适合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书中详细讲解了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以及接口技术,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设计案例,旨在提升读者的实践能力和编程技能。" 正文: 《独立式按键电路-系统极化码和非系统极化码的性能比较》这一主题,是单片机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尤其是在设计和实现单片机控制系统时。在讨论中,我们通常会涉及微控制器(如MCS-51)的外部输入/输出(I/O)接口设计,而独立式按键电路就是其中的一种常见应用。 独立式按键电路是单片机系统中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简单装置,每个按键直接连接到单片机的I/O端口。理解系统极化码和非系统极化码的概念对于有效处理按键信号至关重要。这两种编码方式主要用于解决按键抖动问题,避免因机械按键接触不稳定造成的误读。 系统极化码是指在编码设计时,特意为每个按键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使得即使在按键抖动期间,单片机也能识别出正确的按键状态。例如,如果一个按键按下时对应的I/O口电平为低,那么在抖动期间即使读到多次高低变化,系统仍然能够判断出该按键被按下。 非系统极化码则不依赖于固定的编码规则,而是利用软件算法来过滤抖动。这种编码方式可能会在读取到按键状态时出现不确定,但通过设置合适的去抖时间,软件可以确保在稳定状态时读取正确的按键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极化码通常更容易实现,因为它在硬件层面就解决了抖动问题,降低了软件处理的复杂性。然而,非系统极化码可能更灵活,因为它的编码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按键和系统需求。具体选择哪种编码方式,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成本和资源限制来决定。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这本书详细介绍了MCS-51系列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包括汇编和C语言编程,对理解并设计独立式按键电路非常有帮助。书中的实例和设计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对于想要学习和掌握单片机技术的工程师或学生来说,这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