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实现八段数码管十进制加计数

需积分: 11 1 下载量 9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2 收藏 352KB DOC 举报
"这篇资源是关于使用汇编语言实现八段数码管的十进制加计数程序。程序适用于EDN-51实验板,并在仿真软件上通过验证。程序包含数据初始化、计数子程序、数码管动态显示、按键扫描和延时子程序等五个部分。由于实验板未配备BCD译码器,编写过程较为复杂。" 本文将深入探讨该程序的核心知识点,包括数码管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编程以及动态显示技术。 首先,数码管是由八段(包括一个小数点)组成的显示器,用于显示数字或特定字符。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类型,共阴极数码管在段选线上施加高电平,位选线上施加低电平时会显示;共阳极则相反。四段数码管可同时显示四位数字,通常用于十进制计数。在本程序中,数码管的位选和段选由单片机的I/O口控制,引脚分配如文中的附图所示。 其次,程序结构清晰,分为五个部分。STAR0负责数据初始化,将所需变量清零并设置初始值。STAR2是计数子程序,每次循环将累加器A设为#0AH(即十进制的10),然后逐位递增30H到33H,直到达到最大值后回零。STAR3是4位数码管的动态显示子程序,它利用扫描技术,通过快速切换各位数码管的点亮状态来实现连续显示。STAR4用于按键扫描,检测用户输入。最后,STS00是延时子程序,提供必要的延时以确保数码管的稳定显示。 在编程语言方面,程序采用汇编语言,这是一种底层的机器代码,直接对应于硬件操作,具有高效和灵活的特点。例如,指令“LJMP STAR0”跳转到程序的起始地址,“MOVP1,#0FFH”将P1口置为全1,而“CJNE A,30H,STJE”是比较A寄存器和30H,如果不相等则转移到STJE标签处。 在仿真软件中,驱动数码管的逻辑电路可能与实际实验板不同。如文中所述,仿真图中的数码管驱动使用74HC04,而在EDN-51实验板上可能使用PNP三极管,这两种方案在软件模拟和硬件实现上的表现会有差异。 这个程序展示了如何用汇编语言实现基于数码管的十进制计数系统,同时也体现了对硬件接口和控制的理解,以及对数码管动态显示技术的掌握。对于学习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的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