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径并行传输优势分析与临界条件探讨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8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550KB PDF 举报
"该文是2013年北京交通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一篇自然科学论文,作者为刘畅、宋飞和张思东,主要研究了多路径并行传输的临界条件,探讨了如何在多路径传输中避免性能下降的问题。文章构建了基于路径延迟、带宽和接收缓存大小的网络传输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比较了单路径与多路径传输的速度,提出了多路径优于单路径传输的临界条件及其公式形式、推广形式和简化应用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些结论的有效性。关键词包括多路径并行传输、传输吞吐量、路径差异和数据乱序。" 在多路径并行传输技术中,利用多个独立的网络路径同时传输数据,以提高传输效率和容错能力。然而,由于各路径之间的延迟、带宽不一致,可能导致数据包到达接收端的顺序混乱,即数据乱序,从而影响整体传输性能。刘畅等人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的。 他们首先建立了包含路径延迟、带宽和接收缓存大小这三个关键因素的网络传输模型。路径延迟是指数据包在各个路径上传输所需的时间,不同的延迟可能导致数据包到达顺序的变化;带宽决定了每条路径的数据传输速率,不同的带宽可能导致数据包的传输速度差异;接收缓存大小则影响了接收端处理乱序数据的能力。 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他们计算了单路径和多路径的传输速度,并找出了一个临界条件,即当多路径的传输性能超过单路径时,这个条件可以用来指导实际的网络传输策略。这个临界条件有三种形式:公式形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数学表达式,用于精确计算;推广形式可能适用于更广泛的网络环境;简化应用方法则是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将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化。 最后,通过网络测试,研究人员验证了提出的临界条件在实际中的有效性,这意味着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实际应用于优化多路径并行传输的系统设计,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这篇论文为多路径并行传输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和优化视角,对于理解网络传输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多路径传输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