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13团簇合成模拟:CI-NEB理论与DMol3程序研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608KB PDF 举报
"李贵发,韩绍昌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构型Al13团簇的合成模拟,利用CI-NEB理论的MEP方法和DMol3程序的LST/QST方法,分析了Al13团簇在Al6+Al7转化为Al13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研究发现合成分为两阶段,初期的形变阶段和后续的结构演变阶段。初期阶段,不稳定的结构转化为稳定结构,如C5v-Al6变为Oh-Al6。在结构演变阶段,当非晶结构单元参与合成时,存在结构演变能垒,而全晶体结构参与时则为放热过程。此外,五次对称性的引入对非晶团簇合成的能垒有显著影响。该研究关键词包括Aln团簇、生长合成、密度泛函理论和线性同步转变方法。" 这篇论文详细探讨了铝团簇(Al13)的合成模拟,特别是在不同构型下的行为。研究采用了分子轨道理论的DMol3程序,并结合了基于CI-NEB(Climbing Image Nudged Elastic Band)理论的最小能量路径(MEP)方法和线性同步转变(LST)/快速势能面搜索(QST)技术。这些先进的计算方法允许研究人员深入理解Al13团簇的结构转变和合成过程。 首先,研究揭示了Al13团簇合成的两个关键阶段:初始形变阶段和结构演变阶段。在形变阶段,不稳定的团簇结构如C5v-Al6经历形变,转变为更稳定的Oh-Al6结构。这表明在合成过程中,结构稳定性是重要的驱动力。 其次,结构演变阶段的研究表明,如果参与合成的团簇具有非晶结构单元特性,反应会遇到能垒,这意味着能量需要克服才能完成结构转换。相反,如果所有参与的团簇都具有晶体结构,反应过程则会自然放热,表明这个过程是热力学上自发的。 特别地,对于含有五次对称性的非晶团簇合成,研究发现,当反应物中包含非晶结构单元特征的Al7团簇时,能垒可能很小或者不存在。然而,如果五次对称性在晶体型团簇向非晶型团簇转变过程中被引入,能垒的产生就变得显著。这表明五次对称性对团簇结构演变的能量影响不容忽视。 这项研究通过精确的计算模拟揭示了Al13团簇合成的动态过程和结构转变规律,为理解和控制这类纳米材料的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关键词涵盖了Aln团簇的一般性、生长与合成的详细过程、以及所使用的理论计算工具,强调了密度泛函理论在理解物质微观结构和反应机制上的应用价值。此外,线性同步转变方法是解决过渡态问题的有效手段,它帮助研究人员找到了从一个结构到另一个结构的最低能量路径。这些发现对于未来在纳米材料设计和合成领域的实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